【采访大学生的问题集锦】采访大学生随笔

|大学生励志

  采访大学生随笔【第一篇】:在采访中,见证梦想之旅的沸腾

  新东方2009“梦想之旅”全国大学生系列公益讲座在我们山西大同大学举行,而且这次来的主讲人是新东方的超豪华创始人讲师团——俞敏洪、王强和徐小平老师。听见周围的人一直都在讲新东方怎么怎么样,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地搞票,本来不太感兴趣的我也就出于好奇,决心去听一听。

  出于校报记者的职责,对于这场沸沸扬扬的讲座,自然是要关注一下的。听说有票,我倒是没担心,以为只须像平常的工作一样,一篇很简单的报道就可以了。同学江居正说要采访,我说好,我们便开始了准备资料。

  幸亏有发达的网络,在百度的搜索栏输入“新东方”三个字,蹦出的选项很多,一个一个看过去,只要是有关的东西就下载,输入“梦想之旅”、输入“俞敏洪”、输入“徐小平”、输入“王强”,看见新建文档的数字不断地在增加。在两个小时内,我们从网上下载了足足有几十万字的资料,还有十几个小时的视频。晚上,熄灯了,开始熬夜赶工,一边看着各种各样的资料,一边搜罗着可以吃的东西往嘴里面塞。开始逐字逐句地开始看文档,耳机里播放着视频里的他们以前在大学里激情澎湃的演讲,并不时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掌声与笑声。

  讲座的时间是星期天的下午。早晨,我刚起床就赶快打开电脑看视频,读文字资料,甚至连洗脸的时候也是在听他们幽默风趣的演讲。在往脸上拍水的时候,我也在看他们的资料,同时还要边思考着,我们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采访和提问。

  这时候,最最关键的问题才浮出水面——我们怎么样才能够采访到他们。我们找到学校的主办单位校团委,校团委的答复是尽量给我们安排。其实,那时我们就知道要采访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可是我不想放弃,不尝试怎么能知道不可能呢。我想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机会,也抱着那万分之一的希望(我自己认为,这也是从他们身上学来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出了团委的办公室,我们又开始联系我们的采编指导老师,想要临时抱佛脚,学习一点采访的技巧,想要讨教一点我们应该问一些什么问题,才不会至于冷场,或是尴尬,所有的可能,我们都想到了,所有能打听的我们都打听到了,可以说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下午,我坐在很远的东看台上,看着下面草地上的同学们在老师和学生会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进场。我心里焦急地等待着团委老师会给我一个惊喜的电话,可是直到俞敏洪、王强和徐小平老师都进场了,开始演讲了,我还没有任何的消息。我抱着侥幸的想法,给负责接待的老师打电话,老师还没等我问问题,就直接告诉我“不可能”。

  在试图绕过操场换到一个离他们近一点的位置去听讲座的时候,忽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不正是我这个星期天一直在看的新东方的资料上的人吗?可是,刚才匆忙路过,我没有看清楚那个人到底是谁,我还是不确定。同行的同学在旁边安慰我,让我不要紧张。在努力地回想的时候,我一直在盯着他们看,想确认一下,我看到那边有个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我,他似乎也注意到我认出了他们的讲师了。我鼓起勇气走了过去,首先确认了那是王强老师,他比我想象中的要苍老一些,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双鬓的白发和有些青色的胡茬。但是,听见他的声音,却是那么有神,那么爽朗,让人一听就可以觉察出他是一位很有涵养、风度和智慧的长者,和他只有短短的大概两分钟的谈话,我极力在脑海中搜寻我所想要问的问题,但是逻辑思维混乱,怎么都找不到,最后只要到一张签名。最终的结果是,我被学校的老师支开了。

  而后,我又一次进入了体育场,聆听三位大师的精彩演讲,但我做的最多的却是观察那些听讲座的人,从他们不断的笑声和掌声中就可以判断出来,他们的激情被点燃了。在讲座结束之后,我听到他们在路上边走边谈论整场讲座,还在对讲座中俞老师、王强老师和徐小平老师所讲述的精彩内容细细回味着。听到一位同学说:“听了他们的讲座,我瞬间觉得自己热血沸腾!”还有就是在体育场外,我看到一位中年人男子,或许他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可以在体育场内听讲座吧,只得坐在他的摩托车上听,他的左腿依靠着摩托车,脚撑在地上,右腿搭在左腿上,左手拿着很小的一个笔记本,在认真第做着笔记。他在写字的时候很费力,紧紧地低着头,快速地在小本本上写着。当时,我很强烈的一个感觉就是用相机记录下来,并对他进行一下采访,我观察了他好几次,害怕他会怕离场时人太多而提前离开。可是,当我最后一次过去看他是否还在时,很遗憾,他已经离开了。

  我的第二个采访计划也失败了,但我却从经历整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懂得了许多东西,学到了一些精神。我想,这些东西对我未来的道路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的,而这些是新东方给我的。

  采访大学生随笔【第二篇】:采访校长

  湛江吴川市x月xx日电(通讯员 邱春霞)x月xx日晚新闻组组员周桂权采访璧山小学校长,吸取教学经验,深入了解璧山小学。

  晚上,新闻组组员邀请璧山小学的校长进行采访。知道新闻组的用意,校长不假思索地便答应了。校长一身朴素,没有什么架子地坐在桌子上,认真地听着新闻组周桂权的提问。

  “校长,您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多年,想必对教育也有一定的看法。那您认为怎么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德、育、智、体、美全面发展?”周桂权问道。

  “如今对孩子的教学方法也不像以前那样了。现在多注重因材施教和创新。平时我们学习会经常举行画画,写字等比赛,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优势,让他们明白,总有一个方面是他们的特长。不过,我们学校也注重孩子的阅读,认为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校长一番话,让新闻组组员受益匪浅。

  “那您对大学生三下乡的看法是什么?敏认为大学生三下乡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影响?”周桂权继续问道。

  “对于大学生义务支教,我个人是非常赞成的。因为这可以带给一些比较偏僻学校里的孩子不一样的生活,让他们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学生的修养普遍高点,知识也相对广阔。这能让孩子看到更远的地方。”校长由衷的说道。

  接下来又问了几个问题,校长都一一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的回答。采访结束,新闻组组员双手握住校长的手,道谢。了解关于璧山小学更多的信息和教育方法,对于纸飞机实践队是莫大的收获,让纸飞机实践队更加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采访大学生随笔【第三篇】:大学生支教

  你可能对“大学生支教”有着无数美好的向往——帮助别人的快乐、痛苦但永恒的回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带去的梦和希望,再或者,人生的意义……但如果没有接触到这群人,你可能永远也不懂一个“无人问津”的大学生社团,是如何在十年浪潮中辗转求存,默默耕耘,不忘初心,一路追随他们的那个“助学”之梦。

  “他们做了一个“支教组织”能够做的所有事——或许更多”

  助学励志协会,自2007年起,十年只做一件事——支教。

  “(我们)主要就是做支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支教’……为了‘助学’。” 阿叶是助学励志协会现任副会长,分管协会“支教部”以及“课外辅导中心”。她告诉我们,支教部是协会唯一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的就是支教的相关事宜——招募、培训、支教以及汇报。他们每年举办“支教报告会”,请那些去了深山支教的义工们,将他们的故事“带回来”,讲给山这边的人听。把故事“带出来”,也就能把更多的爱心“带进去”。

  副会长阿晏向我们具体介绍了协会所做的项目,除了暑期支教,他们也义卖报纸,筹集善款,以此作为一部分“助学资金”;举办元旦和六一慰问,为山区孩子带去欢乐;在凉山“义诊”,守卫一方健康;建立“山区图书馆”,为孩子们筑梦;寻求爱心人士的帮助,和被资助学生结成对子,确保资金的透明; 举行针对义工的培训,也有针对当地学生公益组织的培训;开展“一帮一”帮扶计划——“可能对于一个寝室来讲10块钱不算什么,但是这能让山里的孩子继续念书”……而这些,都是围绕着“支教”这一个大中心的。

  “说不定孩子们的梦想就实现了呢?”

  教育是一项大工程,他们知道有些事他们永远无法做到,但他们很喜欢讲一个“说不定”。

  2006年,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几个研究生组建了一支支教队,来到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希望小学,见到了山里边儿的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黝黑的肌肤;质朴的心灵,迷茫的未来……这一切无不让他们震撼,也让他们有所思考。从那边回来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觉得自己应该“通过自己的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一下那边的孩子”,于是成立了“助学励志协会”。

  这一帮,就帮了十年。

  “你们……为什么要做支教这样的事?我是说,这条路并不好走……”

  我这样说的时候,他们也沉默了一阵。但他们回答的语调却带着一种难以掩藏的兴奋——他们真的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希望能够将我们的爱心付诸行动,铸就一片充满温暖的蓝天”、“……我们可以过去,为他们播下一粒种子,让他们相信,他们也可以走出来”、“国家能提供的更多是硬件设施,而我们至少可以弥补一下那边师资力量的短缺”……

  “那你们做了之后的效果怎么样?您自己觉得?”我承认,我问得很突兀,也很不“友善”,但我不想打太极,我也真的很想知道,他们是否是一个“言之必行”的团队。我的手心里暗暗捏了一把汗。

  协会会长建峰好像在一旁微微摇了摇头,这让我更加紧张,他说,“经济上可能……很难。大环境上改变不是很大,因为我们毕竟主要做的是支教方面的工作。”这个我清楚,协会专注支教,是非盈利性团体,可能也由于学生身份的限制,无法实现多方面“扶贫”。建峰师兄又接着说,“但对于个人来说,帮助肯定是非常大的。像有一个从前‘被支教’的同学,就是因为和支教队员的接触,让他重新燃起了学习的激情,现在也已经考到了我们学校,今年还过来面试(支教队员)了,想要和我们一起去支教……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山里感人的故事可能有很多,但是这种“因为我们而走出来”的故事岂不更令人振奋?星夜兼程,从前穿行在大山茫茫夜色里的灵魂总算有一天冲破了层层阻碍,来到了这片筑梦的温暖蓝天下。这一次,“说不定”被说定,那下一次,会不会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呢?

  “这群大学生能带来什么呢?”

  他穿得得体,有那种知识分子的清骨,声音温和而有磁性,眼里带着善意和慈爱,这是义工们支教第一天对凉山州越西县板桥乡中心小学孙校长的印象。作为一个校长,孙先生实在有些“不善言辞”,动听的话讲不出,爱意和关怀又只是藏在他那小心打探的眼神里——“这是学校第一次接受支教……这群大学生又能带来什么呢?”

  就算协会已经在其他地方默默守候了十年,到达新的地方还是会一样“白手起家”。

  阿叶告诉我,他们实行的是“短期支教+定点循环”模式,就是说每个支教的地方都被协会登记在册,保证每年都会去,无论寒暑假还是元旦、六一,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但是就算是最长的暑假,义工们也只能和孩子们一起在山里待十五天。十年来,他们届届传承,将山区的资料手手相传,带领一届又一届的支教队奔赴同一个地方,让山里的人年年都能回忆起他们第一次到来的情景。

  十年,不是什么都没有改变。短期支教开始被“诟病”,社会上发出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山里的人也开始时有拒绝,特别是当“听说是在放假的时候支教,校长果断拒绝支教队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

  “我们还是会去,我们不会因为这个就不去……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们来上课是征询过家长及校方意见的,我们不会强迫他们来,但是如果他们要来,我们都不会拒绝。涉及到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有些孩子家住得很远,我们都会安排队员送他们回家,路况不好的我们会让他们住校,和我们一起住”……这让我想起我上次去支教的第一天早上,凉山下了大暴雨,孩子们却笑着闹着踏着雨水氹就来了学校,不停问着“我们的小老师在哪啊?”“他们要教我们什么啊?”那一瞬间,明明是什么都不懂的他们,却仿佛变成了我的人生导师,让我想起自己遗忘很久的“真”。

  “守候十年”也好,“白手起家”也罢,助学励志协会仿佛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借口”或者“放弃”。他们拥抱着“我们还是会去,我们不会因为这个就不去”的“一根筋”执念,执意了十年。

  “我们的人太老实了……大家更多是想要认认真真去做事”

  中国类似的组织有多少个?每年到山区小学支教的又有多少人?有的人十五天就回来了,有人却待了一年、两年……也有人在那里待了一辈子,直到自己的孩子也成了那群“孩子”里的一个。每年都会有很多报道写山里的故事,你在网上搜“大学生支教”也能出来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但近几年人们好像厌了,所以报道慢慢销声匿迹了…… 脱下“模范”外衣的“山区支教”是否还如想象中那样“神圣”而“遥不可及”?

  助学励志协会所做的这一切到底需不需要被人所知道?

  所以当我问到协会这几年最大的阻力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痛心疾首地告诉我两个字“宣传”。正在猜测他们说的“宣传”是什么意思的我,听到他们那句“真的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做了什么”,内心里受了很大的震撼。

  他们所谓的“宣传”,其实只是一个“把山里故事带出来”的平台。

  前面说到在学校举办的“支教报告会”是他们在有限空间做的有限尝试,但终究很是有限。阿叶告诉我,在义卖报纸的时候有一对夫妇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很感动,主动要求一帮一资助一个孩子;去年夏天,协会建立山区图书馆,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协会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华桥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他们为协会的公益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以及稳定的资金资助,比如协会开展的“凉山义诊”项目,不仅有校医院的鼎力相助,华桥基金会也同样出力不少……

  这一切来自社会的资源帮助着协会,使他们非常感激,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家”的力量。协会每年都会招募新的义工,他们“有活力、青春、朝气,拥有着帮助别人的善良”,他们默默为协会这个大家庭付出着,用青春和汗水传承着十年助学路,“我们的义工们都很善于认认真真做好事,但是在宣传这方面的才能就有所欠缺……所以我们很缺具有宣传才能的人。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协会一直没办法‘走得更远’的原因。”因为怀抱着助学励志的终极目标,所以想要把一切都做到最好,会长建峰告诉我们,“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做的事,相信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帮助(山区孩子)他们。其实现在网络时代要找个噱头也特别容易,但我们不会愿意这样去做……”

  他们在这个爱恨歌哭的世界里,葆有人性最基本的良善和诚意苦斗。

  因为只是大学生,所以只能在暑期给孩子们带去极为短暂的快乐;因为只是大学生,所以不能常回去看他们;因为只是大学生,所以没有钱也没有能力给当地经济带去真正的改观;因为只是大学生,所以除了一腔热血什么也没有,不懂得包装也不懂得谄媚求存,落得个“不为人知”的“下场”……

  他们只是一门心思做认为正确的事,不屈不挠,走过一个个十年——

  正因为是大学生,所以有梦就去追,有困难也会上,不懂得找借口,也不懂得放弃,凭着这股死不服输不计得失的心情,拥抱那份帮助别人的善良,冲破一切地走下去。

  正因为是大学生,所以才会有无限的可能和不可估量的未来,才最有可能不忘初心地将这份“帮助别人的善良”带到今后“功成名就”的每一天,不是吗?

  条件可能被限制,但大学生永不会让“善良”退步。

  采访大学生随笔【第四篇】:采访退伍军人

  “当兵才知道帽徽为什么这样红;当兵才知道肩章为什么这样重;当兵才知道祖国的山河在心中;咱当了兵才知道好男儿;嘿 就是要当兵!”一首《好男儿就是要当兵》唱响了每个兵哥哥的内心感受,既然选择从军,肩上的重担就是责任!队员们明白现在深处和平年代也要心系国家安危,更要为国家着想。

  庆祝建军90周年,兵心横槊天下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建军旅述团队开展了寻找大学生退役军人,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人文学院找到一名学长,也是刚刚退伍回到学校,我们从这些刚刚退伍回来的大学生去从他们身上学会军人应该具有气质,听着他们的故事团队每个人都目不转睛。

  蔡仇生,来自于人文学院一名大三学生,他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来自的兵种-陆航兵,我们在与他的交谈中看到了他的羞涩,早晨六点半钟太阳还没有升起,但是他已经锻炼了半个小时了,从谈话中我们知道他从退役一直至今都保持了好习惯,可能锻炼就如吃饭一样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看到他的身材一看就知道是训练的。他给我们说道:“在部队中真的教会了我很多,有太多太多不愿意舍弃,我觉得这种好的习惯即使退役了也应该保持,每天早晚锻炼一下,对身体也有好处。”队员们这次有些人是第一次起这么早床,但是作为退役军人蔡仇生,却是每天坚持不懈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我们团队成员同样问道对于退役回来学习方面有哪些不习惯,他说道:“我现在马上要考司法考试,对于这个还是有点吃力,但是在部队里学习最多的就是执行力,在疲惫的时候我会来到操场锻炼一下,放松一下心情。同时我也希望更多退伍军人保持在部队的习惯。”他真的是一名很优秀的人。

  社会在进步,思想也在进步,除了经济的发展,军队的建设也刻不容缓。现在虽然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但是我们不能松懈。一个国家的军事建设也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没了安全何谈发展?我们团队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都感悟特别深,了解了当代征兵政策,知晓了不少军人们的部队生活。

  采访大学生随笔【第五篇】:探秘你所未知的校园媒体人

  “现在是校园媒体人的春天,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现在较三年前我们刚开始接触校园媒体的时候氛围更好了,机遇也更多了。”一位12级的老学长在谈及对校园媒体的看法时,这样说道。

  现代生活的日新月异,使我们每天被迫地卷入信息的潮流之中,成为了新闻的被传播者。联系到校园生活中来讲,我们或目睹校园大小事件的发生,或见证其发展,我们接受着四面八方传来的新闻,却未曾关注这样一群幕后的新闻工作者,凝结着自己的心血,传播着最好的新闻。我称他们为校园媒体人。

  校园媒体,我们的诗和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很多人是可以在校园媒体这个领域找到远方的,校媒本身一定能走的更远。其实我也不算一个正儿八经的校媒人,2014年我在带学生会微信平台的时候,我自己的姿态就是一个架子放的很低的边学习边为专业校媒人铺路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的确如此,现如今新闻的宣传媒介正从传统的纸媒或是电视广播逐步转向新媒体,微博和微信在新闻的受众群体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纸媒,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新闻传播的必然趋势,当然在发展的路程上也会有阻力与挫折,但媒体人总拥有这种发现新事物,运用新事物,掌控新事物的能力。谈到即将告别校园的话题时,他说:“能够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参与过山东科技大学学生会这个公众号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哪怕是扯上过一点点的联系,在大学时光里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毕业以后我也会经常看看他,因为看看微信组的推送,看看现在的学生会,我就感觉我的学生时代就还在。”

  “山东科技大学学生会”这个微信公众号曾在山东科技大学学生会宣传部的管理下逐步发展起来,又经历了大学生新闻中心微信工作组的建立,几代人为之付出了心血。不论哪一个和校园媒体接触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印满青春痕迹的经历。校园媒体是校媒人的青春,更是校媒人的诗和远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郭增辉在现场调试录像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帅提供

  与王帅所不同的是,除了对校园媒体的各个平台进行管理,校媒人郭增辉还多了一份新闻传播者的职责。

  “从还没有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这也是我加入大学生新闻中心的理由。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校媒人,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奔波在各类活动的现场为了一张海报、一个幕布的设计、每一个视频的制作不断地推倒重来熬夜通宵,为了把我想呈现给大家的东西做到极致而不惜一遍遍返工,直到这个作品终于得到自己内心的肯定。”谈起这几年做校媒工作的经历,他说:“大一那一年加入了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团,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采访活动拍照写稿。在一次办活动的时候,部长布置给我一个做视频的任务,涉及到的软件我并不熟悉,没有办法就下载了软件一个人琢磨,不会的地方就找学长学姐刨根问底,问到会为止,一段时间之后竟然也就自己摸索出来了。大一是收获很大的一年,也是那一年我学会了PS、做视频等各种技能,大一所学到的东西是我能在新闻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回想起来那段时间自己一心想弄明白一个东西的那种劲儿还挺开心的。”

  “大二对我来说是压力比较大的一段时间,以前从不知道主办一场活动需要付出这么多的努力。一遍遍修改脚本、联系参与活动的人员,不断和老师及团队成员讨论并修改计划和方案。在另一方面,随着微信组的建立,我作为新闻中心主任必须起到带头作用,为了尽快熟悉微信后台的操作,每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想创意想到焦头烂额都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为了工作一个周通宵好几天也是有可能的。现在回想起那段忙碌的日子,疲惫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随之产生的更大的勇气。也许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结果,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而不断突破的过程。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艰难的时刻,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改变只有自己最清楚吧。”

  “一入校媒深似海,真的就是这样,校媒人身后的酸甜苦辣倘若不是身在其中,是绝不能体会的。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正是校媒人这个身份给了我更大的平台,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坚定的决心、更好的自己。如果要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说我会选择新闻中心,我要做一个校媒人。”

  他还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也正是一个校媒人需要秉承的信念,我们每天会被各式各样的新闻缠身,我们需要对其整理,发布,但不管做多久同样的工作,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一颗为校媒时刻警惕,时刻澎湃的心。

  两年而已,却是我大学生活的全部

  山东科技大学院士宋振骐接受微信工作组组长田筱涵采访时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帅提供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接手运营的山东科技大学学生会这个公众号只有四千粉,几乎没有固定的读者。在整个学校充斥着QQ和飞信的年代,我说一句“我们加微信吧”都可能被视为另类。在当时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对微信公众平台是没有概念的,他们从未通过微信平台获取过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真的想把我们的公众号做大做强,首先要改变校园内部的环境。于是我试图去带动全校微信氛围,有人问我说‘你不怕别人做的比我们好吗?’我想说我不怕,一方面我有做好微信公众号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竞争对我们来说也是双赢的。九月份一开学,全校所有的学院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现在同学们交流也慢慢在向微信转移,校园类公众号也是大家获取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想我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做校媒的路上少不了磕磕绊绊,校媒人也必须拥有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谈到在微信平台的运营过程中的难忘经历,田筱涵说:“去年的时候,微信平台的篮球赛抢票程序出了bug,零点发现时,我们微信组的成员在各自的寝室爬下床打开电脑。一开始我们连问题出在哪里都不知道,只好一点一点地探索,一点一点地排查,同时也手动给后台几百名粉丝回复以安抚情绪,经过排查才知道是第三方软件的试用期有限,于是我们就跟第三方软件打了一个游击战,三天之内换了三个不同的平台解决了这次的危机。哦对,那天晚上我看见了凌晨四点的太阳。事后郭增辉说:不熬夜,无校媒。”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用户对于微信平台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微信平台计划开通平台的菜单栏,为同学们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但由于认证的问题,旧的微信平台无法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于是微信工作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换号。“因为历史遗留的认证问题我们选择了换号。曾经担心粉丝不理解,担心粉丝大量丢失。现在看来一切都顺利,一切都光明。我们微信组达成了一个共识“新号一定要篇篇做精品,不顺眼就改到顺眼为止。”换号前的最后一篇微信推送,被很多朋友转发,也被很多朋友留言。他们说很感谢这个平台,说这里有他们的记忆,他们的青春。如果我们不换号,也许永远都不知道粉丝有多爱我们。我加入新闻中心的初衷是为了了却高中做记者的心愿,在大一快结束的时候,运营微信平台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里不严肃,不官方,即幽默又有温度。我想让他更有意思,我想做有挑战的事情。可能我即将要离开了,这两年来因为校媒我放弃了很多,我想把他们都找回来。虽然只做了两年而已,却是我目前大学的全部了。”

  热爱是一辈子的事

  记者团的校园小记者在采访安丘无臂考生王海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帅提供

  一名记者团的校园小记者跟我讲:“其实,在最初选择学生组织的时候,我完全凭借的是自己的兴趣,根本没有考虑太多。也是因为自己同时选择了院级和校级的两个新闻中心,所以果断放弃了其他很多活动和参与机会。在学期末综合评估的时候,由于新闻方面加分相比其他活动或者组织并没有优势,朋友就说“你看你每天都这么忙,可到头来才加了这么点分,心疼你。”后来和我妈聊起这件事,我感觉有点迷茫。然后我妈说“你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了喜欢的事情,并且做着一直很快乐且学到了你想学的东西,有所收获,这就是对的选择。”我听了之后特别有感触,没错啊,热爱是一辈子的事,而三结合和评优不是。”

  “有时候采访活动到很晚,但自身又同时兼顾校园记者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所以在活动结束后就必须急急忙忙的完成工作任务后接着赶去上课。累是肯定的,但在工作上得到前辈认可的时候真的特别的爽。”

  作为校园媒体人,我们每天活跃在校园新闻发生的最前沿,却很少有机会像一个普通同学一样酣畅淋漓的看一次盛典;作为校园媒体人,我们每天穿梭于校园美景之间,却未曾驻足领略她的芳颜。我们用近乎疯狂的状态坚持着自己的新闻理念,我们不觉苦累,只感欣慰,因为在我们的大学时代,可以找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且为之努力,为之奋斗,很幸福。

  哪怕狂风阻隔,我们披荆斩棘更进一步;哪怕暴雨将至,我们张开羽翼直冲云霄。校园媒体,向着诗和远方,我们不忘初心,让热爱延续。

【采访大学生的问题集锦】采访大学生随笔

https://m.sxqingyun.com/daxueshenglizhi/80260/


推荐访问:采访大学生的15个问题 采访大学生的采访稿 采访大学生生活的问题 采访大学生都可以问什么问题 采访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采访大学生的采访稿怎么写 采访大学生问题及回答 采访大学生的幽默话题 采访大学生的学生会的问题
    上一篇:校园随笔大全二百字_校园随笔大学生300 下一篇:大学散文1500字美文_大学散文随笔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